要想解決嬰兒哭的問題?首先得了解為什么會哭。其實啼哭是嬰兒要求幫助的唯一方法。只有在身體感到不適時,嬰兒才會哭,哭鬧的原因很多,如果是餓了或臟了而哭,母親是知道如何處理的。但是嬰兒在既不餓,又不臟時也哭鬧不安,我們就應從嬰兒的哭聲中找出原因對癥處理。
(1)正常嬰兒的哭聲
較常見,聲音響亮、有力而富節奏感,面部無痛苦表情,拍哄后哭聲即止。許多嬰兒會在父親的男低音中安靜下來。
(2)饑餓時的哭聲
由小變大,拍哄無效,手指觸及嬰兒嘴角時有覓食反射或吸吮反應,經喂哺后哭聲即停止。
(3)溺臟的哭聲
嬰兒大小便后,尿布濕了不舒服,發出的哭聲響亮而柔和、有節奏,時哭時停,只要洗凈臀部或換了干凈的尿布,哭聲就停止了。
(4)身體某處不適或疼痛的哭聲
突然發生,大哭而有節奏,持續時間長,拍哄亦不止或哲停后又哭鬧,喂哺不食。如嬰兒腹痛時,哭時卷縮起雙膝,呈腹痛樣,不讓摸腹部或觸摸腹部時哭聲更劇烈,此時應盡快將嬰兒送至醫院診治,以免延誤病情。
(5)特殊疾病的哭聲
新生兒顱內出血或水腫時,哭聲短,時有尖叫樣哭聲;核黃疸可出現驚叫及尖叫;心肺疾病的哭聲往往低而短促帶喘氣音。